2013年4月16日 星期二

【2012年 綠色奧斯卡 】牠的靜默,是對人類最高聲的控訴

片名:Green的故事
文/臺灣野望傳播學社、圖/Wildscreen

Green的無助,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
牠叫做「Green」,一隻原該穿梭在印尼雨林裡的紅毛猩猩,卻被包上尿布,吊著點滴躺在床上,無法獨自進食,絕望的雙眼只能靜靜地看向窗外那顆原本該屬於牠的綠樹。病榻上的Green,每一次眨眼,每一個小動作都像極了人類,但牠失去光芒的眼神,透露著無辜,卻讓人羞愧得不敢正視。



自然,已遠離Green

原本蔥鬱的森林如今已被開墾殆盡,動物的家也隨之消失
然而,Green卻只是千千萬萬受害者的其中之一,而你我也許都在不知情下參與了這場迫害。當怪手一台接一台開進雨林,樹木應聲倒下,木頭被送進造紙廠或傢俱工廠;那片雨林地,則開始種起經濟作物,一整片的棕梠樹,為的是提煉棕梠油,送進食品工廠,成為泡麵、洋芋片和各種食品的原料,這兩條生產線的末端,都是一般消費者,是我們每一個人。任憑Green在樹梢上的靈巧,也無法躲過全球消費生活的追殺,最後在人類的無盡的慾望下犧牲。


  導演Patrick Rouxel用Green的視野觀看備受破壞的家園,試圖透過這部影片喚起大眾對雨林保育的重視。他利用工作之餘,獨自帶著一台小攝影機,花費僅一萬歐元完成這部作品,整部片沒有任何的對話,更不曾出現絢麗的聲光效果,但其情感及震撼卻比千言萬語都更深刻。「Green的故事」獲得2010年Wildscreen影展的最高榮譽「WWF金貓熊獎」和「英國自然史博物館環境獎」的肯定,而對於所有關心保育工作的人,更是一大鼓舞,不需要龐大的資金或專業的設備,只要有志於此,我們都能為環境努力。

我們的改變,將能對環境帶來許多新希望
影片結束,Green的生命也走向盡頭,牠的消逝卻無法換來人類的反省,在 Green住的庇護所仍每天都有猩猩死亡。千百年來,牠們生活在雨林中,有著自己的社會組織,牠們的生命屬於自己,本不該被人類掌握,但當我們為了成就自身的「文明」而大肆掠奪自然資源,無止盡的刺激消費以鞏固垂危的經濟,一切對物質的需求使雨林消失、海洋枯竭,不僅猩猩,所有的動物都遭受威脅,牠們的生存權,最後竟只能無聲地等待,等哪一天,人類終於讓出不屬於我們的生活空間,甘願與所有生物共享一個地球。

Green不是唯一,牠是一個縮影,代表著所有無助地等待
但願那時,牠們還沒消失。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